10月19日下午,院纪委在二住三楼学术厅组织开展了首场喜迎党的二十大,华西奋进新征程2022年纪检监察干部主题培训。
年龄最大者103.4岁,年龄最小者仅有半岁。医疗护理、营养支持、康复训练、多重用药指导、心理建设……在我院多学科团队的精心治疗照护下,两位百岁老人逐渐好转康复,经专家讨论,达到出院指征。
根据收治的新冠感染患者基础疾病等实际情况,匹配合适的病房、床位及支援医生。2023年1月13日,经过二十余天的治疗,102岁的覃爷爷和101岁的张婆婆从老年医学中心出院了。建立内科医疗组长+外科一线医生和内科专家帮扶外科病房的工作模式。成立心理干预小组,为有需要的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及时提供心理卫生服务。感谢华西医院给我们创造奇迹,两个百岁老人康复出院了。
针对急诊重症监护室的住院化管理、综合病房改造、临床重症病历分流等,快速开展电子病历改造、特殊用药授权管控等工作。自2022年12月中旬起,面临患者人数剧增、医疗资源紧张、医务人员工作负荷高等挑战,在极度承压中,华西医院发挥国家队作用,坚守生命防线,保障平稳度过重症高峰期。现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委等
2022年11月26-28日,四川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蓉召开。100余位四川省运动医学专家教授和同道线下参会,省内外约3400余名运动医学医师线上参会。现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委等。我院申文武副书记、四川省医师协会副会长曾勇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敖英芳会长、四川省医师协会韩宇秘书长以及我院骨科主任周宗科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我院骨科副主任李箭教授当选分会首任会长,我院骨科陈刚教授当选分会候任会长。分会成立将促进我省运动医学的学科发展和相关人才的规范化培养。
主译出版、参编国家规划教材等20余部。李箭教授,长期从事四肢关节(膝、髋、踝、肩、肘、腕)伤病的临床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共计发表论文200余篇,SCI论文70余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大会期间还举行了青年医师临床研究挑战赛、青年医师临床病例比赛,来自全国呼吸领域的青年医师们尽显科研与临床技能的专业实力。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学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四川省医学会联合主办,四川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专委会承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呼吸与危重症监护杂志》共同协办,设立一个主会场和七个分会场,注册人数达1600余人,线上观看人次超27万。
大会主席、我院院长李为民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教授,中华医学杂志社刘冰副社长,四川省医学会王跃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致辞。11月18日-20日,第十九届中青年呼吸学者论坛暨第五届华西青年呼吸医师论坛·2022西部呼吸病学高峰会议暨四川省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呼吸病学学术会议在成都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未来呼吸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为实现国家呼吸健康战略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本次大会为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医护人员及中青年呼吸学者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学习平台,为呼吸病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动力。
自2022年12月中旬起,面临患者人数剧增、医疗资源紧张、医务人员工作负荷高等挑战,在极度承压中,华西医院发挥国家队作用,坚守生命防线,保障平稳度过重症高峰期。11月18日-20日,第十九届中青年呼吸学者论坛暨第五届华西青年呼吸医师论坛·2022西部呼吸病学高峰会议暨四川省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呼吸病学学术会议在成都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辰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施毅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沈华浩教授以及我院李为民教授、罗凤鸣教授、梁宗安教授等专家学者聚焦医学的现代转型、呼吸学科建设、肺部感染、慢阻肺、哮喘、肺间质异常、肺癌、支气管扩张等进行大会专题报告,对呼吸学科的最新理念和前沿进展进行详细解读。大会期间还举行了青年医师临床研究挑战赛、青年医师临床病例比赛,来自全国呼吸领域的青年医师们尽显科研与临床技能的专业实力。
本次大会为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医护人员及中青年呼吸学者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学习平台,为呼吸病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动力。大会主席、我院院长李为民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教授,中华医学杂志社刘冰副社长,四川省医学会王跃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致辞。未来呼吸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为实现国家呼吸健康战略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学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四川省医学会联合主办,四川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专委会承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呼吸与危重症监护杂志》共同协办,设立一个主会场和七个分会场,注册人数达1600余人,线上观看人次超27万她表示,四川大学高度重视博士后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希望博士后青年才俊充分利用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激发学术灵感,碰撞创新火花。吴尧处长在致辞中对我院博士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简要介绍了四川大学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和交叉学科建设的举措和成效。
11月29日,由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四川大学人事处和我院共同承办的博士后医学交叉学科学术交流活动在多功能厅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举行。活动期间,我院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术大讲堂第一期暨博士后专场交流会举行,四川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兼基金与成果管理部部长武梅,我院肿瘤中心王永生教授、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雷鹏教授、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室彭勇教授分别就国家科学自然基金特点、项目政策解读、申请书撰写、人才项目写作技巧,以及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经验等进行分享。
参加交流的博士后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开阔了学术研究视野,激发了交叉创新思维,获得了很多启发。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是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开展的四川省博士后学术交流计划五项活动之一。
赖荣副厅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四川省博士后人才队伍规模及培养质量建设中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他说,本次活动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四个面向开展科研交流的重要平台,希望大家深入探讨交流,为取得更多原创成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 出新贡献。
我院临床药学部何金汗教授、放射科吕粟教授、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宋欢研究员、精准医学研究中心何璇研究员,以及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赵伟锋教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张意教授,分别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就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念进行了探讨。刘伦旭常务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对四川省《关于加快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的九条措施》的积极响应,希望广大博士后在今后的工作中,勇于承担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开展探索性、前沿性的交叉学科研究。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赖荣,四川大学人事处处长吴尧,我院常务副院长刘伦旭教授参加活动并致辞,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达300余人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是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开展的四川省博士后学术交流计划五项活动之一。
刘伦旭常务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对四川省《关于加快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的九条措施》的积极响应,希望广大博士后在今后的工作中,勇于承担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开展探索性、前沿性的交叉学科研究。参加交流的博士后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开阔了学术研究视野,激发了交叉创新思维,获得了很多启发。
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赖荣,四川大学人事处处长吴尧,我院常务副院长刘伦旭教授参加活动并致辞,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达300余人。吴尧处长在致辞中对我院博士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简要介绍了四川大学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和交叉学科建设的举措和成效。
他说,本次活动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四个面向开展科研交流的重要平台,希望大家深入探讨交流,为取得更多原创成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 出新贡献。赖荣副厅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四川省博士后人才队伍规模及培养质量建设中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
11月29日,由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四川大学人事处和我院共同承办的博士后医学交叉学科学术交流活动在多功能厅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举行。活动期间,我院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术大讲堂第一期暨博士后专场交流会举行,四川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兼基金与成果管理部部长武梅,我院肿瘤中心王永生教授、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雷鹏教授、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室彭勇教授分别就国家科学自然基金特点、项目政策解读、申请书撰写、人才项目写作技巧,以及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经验等进行分享。她表示,四川大学高度重视博士后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希望博士后青年才俊充分利用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激发学术灵感,碰撞创新火花。我院临床药学部何金汗教授、放射科吕粟教授、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宋欢研究员、精准医学研究中心何璇研究员,以及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赵伟锋教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张意教授,分别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就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念进行了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神经疾病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良辅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主委王硕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长张力伟教授、我院院长李为民教授等在开幕式致辞。来自海内外800余位专家学者同道线下参会,线上观看人次达到56744。
活动期间举行了1个主旨论坛、8个亚专业分论坛、12台手术直播以及3场培训。11月18日-20日,作为我院建院130周年学术活动之一,2022华西神经外科高峰论坛暨华西神外学术周通过线上线下举行。
活动期间,由我院神经外科牵头制定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指南)》(脑膜瘤)《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指南》《出凝血功能障碍相关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发布,并成立了华西脑积水联盟。主旨论坛后,颅底内镜分会场、脊柱脊髓及电生理分会场、功能神经外科分会场、神经外科护理分会场、卒中分会场(暨四川省卒中学会神外分会年会会场)、颅脑创伤及神经重症分会场、颅脑创伤及神经重症分会场、脑胶质瘤小儿神经外科分会场、基础科研及临床创新转化分会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线下线上分享知识,交流经验。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